这几年网上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江苏“十三太保”都是二级财政。没想到这个说法,竟然是假的!江苏官媒已经辟谣了:“这都是一些美丽的误会。”江苏13市从来就没有“二级财政”之说,只是省级层面分走的不多罢了。
我国的财政分为四级:中央是一级,省是二级,地级市是三级,县是四级。全国只有直辖市和省是二级财政,税收收入直接交中央。地级市绝大多数是三级财政,得先把税收交到省里,省里上缴中央一部分后,留一部分自己花。
不过这中间,各省份财政体制不一样,中央拿走后剩下的部分,省、地市分享税收的比例也不一样。有的按照税收总量分成,有的是按照税收增量分成,有的五五分,有的二八分,五花八门。
那么江苏“十三太保”为什么一直被传是二级财政呢?我觉得很大可能是因为江苏省本级的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极低导致的。
低到什么程度呢?以2024年为例,江苏省省级获得的税收收入仅23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仅有0.3%。反观广东,这个比重达到了26%。
而且江苏省本级税收主要是靠企业所得税撑着的,还有点城建税,这在全国的省里都很少见。第一大税种是增值税。但2024年,江苏省本级增值税税收居然是负数。江苏产业那么发达,增值税收入规模肯定是很庞大的。负数就说明省分到的增值税比例,都不够返还给企业的增值税退税。这也印证了在税收分成里,江苏省本级占的是小头,大头主要在地方。也正是因为江苏这种分配方式,导致不少人误以为:江苏“十三太保”是二级财政。
但其实财税制度是很复杂的,省、市之间还有很多资金往来。比如转移收入中,有一项是下级上解收入,也是下级政府按照规定上交的。江苏2024年下级上解收入也达到约2055亿元。同时,中央也会给钱给省里,省里也会调度给地方。
不管怎么样,有个定论是可以下的:从面子上看,江苏“十三太保”确实不是二级财政。但从里子上看,我们不能否认,江苏的财政管理体制明显的“强地方 弱省级”的趋势。省里不是一分钱没有抽,只是抽得很少。
文、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黄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