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崛起,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道必答题。8月9日至10日,记者在吴忠市采访时发现,市民对城市有着较高的满意度。
如何实现善治?在城市大街小巷,记者探寻吴忠市因地制宜、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密码”。
近年来,吴忠市积极推动口袋公园、生态公园建设,不断拓宽市民绿色休闲空间。
可观可感可亲近:转角就能遇到绿
十点多的阳光肆意倾泻,透过路边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洒落在茵茵碧草上。
红色的健步道向前延伸,家住利通区光耀府的5岁男孩郭宇浩,带着妹妹在前面嬉闹奔跑,追随在后的奶奶信步而行。
一年前,带着郭宇浩兄妹去哪里玩,还是父母的一桩心头事:小区里绿地有限且总有自行车闪过,公园距离又有些远,老人带孩子去不安全,要是能在小区边上提供一处老人孩子活动的绿地就好了!
“河奇路到朔方路之间路边,过去种植防风林带,已经生长十几年的一排排白杨和垂柳,葱葱茏茏非常漂亮,但大家只能远远看着,走不进里面去。”吴忠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科科长毛慧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吴忠市利用已有资源、挖掘绿色潜力,投入百万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保留林带、铺设草坪、建起步道,用最少的花费让一个路边公园拔地而起,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踏上世纪大道同心街到利华街之间的慢步道,记者看到,灌木带整齐葱郁,花境色彩层次分明。这里曾经是一条长达三公里的绿化带,虽然美了城市,但百姓既不能近距离赏花也享受不到绿荫的清凉。为进一步拓展绿地开放共享空间,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吴忠市将其打造为带状公园,成为百姓身边的花园场景,如今吸引了不少健步走爱好者每天打卡。
不仅要“推窗见绿”,还要“人在景中”。近年来,吴忠市持续提升城市生态颜值,市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73%、绿化覆盖率达到41.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6.33平方米,同时完善城市西片区慢行系统,打通老城区断点堵点,建成“六横七纵”90公里城市慢行步道,形成了横纵交汇、内外循环的城市慢行步道网络。
转角遇到绿,怎能不心动?
吴忠突出城市管理,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满足群众需求。
有舍有得有创新:享受城市烟火气
“治”是方式,“享”才是目标。
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为此,吴忠市常态长效开展市容市貌整治,针对重点难点顽疾,采取“定点值守+错时巡查”模式,有效整治市区重点路段商户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市容市貌顽疾。
为啥会出现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刨根到底,就是因为方便,市民下班的时候、遛弯的时候、接孩子放学的时候,顺道就能把菜买了、把小吃拎回家。
治理城市,敢于做“减法”的同时,更要动脑筋想办法做“加法”,把群众想的事情给办成。
李园早晚市,原本是一片闲置的厂房。
政府牵头、企业配合,平整场地,搭起钢棚,百余个小老板看准了发展空间纷纷进驻。今年5月5日,一个新的菜市场就这样热热闹闹开起来了。
“茄子咋样?”走路5分钟,兴民小区74岁居民苏发任就能到李园早晚市。
“新鲜着哩!带两个?今天莲湖西红柿特别好,也不贵,要不要也来两斤?”摊主马忠林热情介绍,摊位上各色蔬菜鲜灵灵地惹人喜爱。
年初,得知要开早晚市,马忠林立即租了15平方米的摊位:周围有好几个小区和工厂,菜市场环境好、管理也到位,自家小摊现在一天营业额两三百元,只要保持好品质好诚信,以后还会赚更多。
苏发任拎着刚买的菜,笑眯眯地看马忠林掰着指头,给记者算支出收益账,忍不住插话:“老板生意兴隆,我们也确实方便,买个菜买个熟食,两步路就走到了。这样的小事上有方便,大家过日子的心才舒畅!”
以人为本,打通堵点、化解难点,近年来吴忠市共建设金湖湾、李园、上桥等5个便民集贸市场,布设了2000个摊位,惠及周边七万余市民群众。
“加法”和“减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吴忠市广泛开展绿色环保、垃圾分类等工作,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细精准更精心:托举更美好生活
城市好不好,百姓用脚在投票。
今年上半年,吴忠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80.06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1.38亿元。
吃在吴忠、游在吴忠。“去过国内很多城市,但吴忠一定是我们来了还会再来的一个地方。”8月9日,在等待吴忠早茶的空档,自驾从陕西而来的游客张永,和记者拉起了家常。他的车,就停在店门口。
好不好停车,是顾客选择是否到一家店铺消费的重要因素,是游客选择是否到一个城市旅游的具体考量。
好的体验从哪里来?
从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带头错时免费向公众开放而起。记者在吴忠市行政中心大院停车场看到,一块“吴忠市机关事业单位非工作时间对外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公示牌”醒目而立,“工作日19:30至次日7:3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明确清晰。在政府带动下,法定节假日、举行重大活动时,吴忠市所有停车场都会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吴忠市还深挖优化停车资源,累计施划公共停车泊位2.7万个,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线18万延米,在市区公共停车场推行半小时免费停车,推动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谈及城市印象,张永对市容也赞不绝口: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马路上没有见到一点垃圾。
记者向融通利洁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清扫保洁部副部长杨玉萍转述游客的点赞时,杨玉萍满脸骄傲:“这是城市的脸面。为了让‘脸面’干净,我们‘网格化’管理,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关键区域加大人手‘五班倒’,确保处处有人扫、垃圾日日清。”
以“精”为标尺,让“净”做底色。 每天凌晨3时,环卫工人会对大街小巷进行“普扫”,上午6时、下午2时,进行重点保洁。机械化清扫装备,洗尽路面尘埃;手持抹布、笤帚、簸箕,环卫工人再打扫边边角角,洁净清爽的城市就这样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百姓的幸福感,就是从办好这一个又一个小事里提升起来。我们全力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践,将继续紧盯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管理‘温度’,持续提升城市颜值与品质。”吴忠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尚自刚告诉记者。
小事,不止于此。
推进公共停车场新能源充电设施升级改造,让新能源车充电更便捷;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维修园灯、更换座椅;优化城市公共厕所布局,完善除臭、供暖、应急等功能,把“方便事”办成“暖心事”……
从城市角度来看,每一件事都是的的确确的小事。
从市民眼中来瞧,每一件事却也都是影响自己吃住行的大事。
正是因为满腔热情办好群众关心的“天大的小事”,吴忠这座城市才更宜居、更幸福。(宁夏日报记者 周一青 左鸣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