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李娜
为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近年来,鹤壁市长江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成立全市首个街道物业协会工作站、举办专家专题培训、组织物业实地观摩等多项举措,构建 “政府引导、行业自治、多元共治” 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推动社区治理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首建街道级物业协会工作站 筑牢行业自治 “四梁八柱”
作为全市首个街道级物业协会工作站,该平台整合辖区 32余家物业企业、司法及社区力量,形成 “1+3+N” 工作机制(即 1 个工作站、3 股力量、N 个服务网格),旨在通过行业自律、资源共享、矛盾调解,打通物业管理 “最后一公里”。工作站设立行业准入、定标、培训、评比、调解五大职能模块,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工作站成立以来,已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公共设施维修等问题 27 件,调解物业纠纷 13 起。
“理论充电 + 实地取经”双轮驱动 锻造专业服务 “精兵强将”
街道聚焦物业企业专业化水平提升,精心设计 “理论 + 实践” 培训体系。邀请市住建局市场监管科专家、法律工作者开展专题讲座,课程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条款解读、智慧物业管理、投诉处理技巧等内容。通过 “案例教学 + 互动答疑” 模式,帮助学员掌握实用技能。某物业企业负责人表示:“专家讲解的‘五步调解法’让我们在处理业主投诉时更有章法,近期投诉处理效率提升了 25%。”
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街道组织物业企业相互观摩学习。学员们走进淇水花园智慧小区,学习康云优选APP,怎样直接在线购物。康云管家APP,业主怎样在线报修,在线缴纳物业费。同时参观淇水花园天眼系统,如前台、主大门岗、监控中心等全方位进行监控等数字化管理经验;走进龙门中央花园,学习龙门中央花园红色物业管理优秀管理模式。
多元共治激活 “红色引擎” 智慧赋能构建 “数字底盘”
在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 “红色议事厅”里,社区党委书记、物业经理、小区党支部、居民代表围坐一堂,正在协商解决充电桩安装选址问题。
街道以物业协会工作站为枢纽,构建 “社区党委 + 物业协会 + 业委会 + 居民代表” 四方联动机制,通过 “红色议事厅”“物业开放日” 等平台,定期收集居民诉求,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题,让居民从“旁观者 ”变身“参与者 ”。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长江路街道物业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2025 年第一季度,辖区物业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 12.5%;物业缴费率从 65% 提升至 82%。居民李女士感慨道:“现在小区绿化有人管、垃圾有人清,有问题在微信群里 @物业,很快就有人回应,住得越来越舒心。”
下一步,街道将深化物业协会工作站功能,以 “小物业” 撬动 “大民生”,通过制度创新、能力提升、智慧赋能,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科技支撑的物业管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