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岁女儿报舞蹈班,家长直呼要考虑的事太多了!专家这样建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6: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五一假期,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出行旅游,杭州妈妈杨女士却有点“头大”,女儿下半年马上就要上幼儿园小班,她想给娃报个舞蹈兴趣班,打算在小长假去试试课。

“小区里一起遛娃的家长很多,好几个大孩子的家长每周都要送孩子去学跳舞,她们说3岁就可以开始学了,鼓励我也去报名试试。”

有朋友说,她家孩子学的是民族舞,已经考到了八级,气质明显提升了不少,走路都挺胸抬头的。她建议杨女士根据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条件来选,如果孩子比较活泼好动,街舞可能更合适;要是性格文静,古典舞或许能培养她的优雅气质。

朋友给杨女士发来的舞蹈考级表 受访者供图

杨女士非常心动,但实际操作起来发现,选个舞蹈班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家长纠结:报个舞蹈班,家里先吵了起来

杨女士先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爸爸首先表示反对,“爸爸觉得学舞蹈费时费力,还不如报个运动体能类的兴趣班,每天去放放电。还有,如果练基本功遇上不专业的老师,万一把宝贝女儿伤到了怎么办?”

爸爸说完还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练跳舞受伤”的新闻,“哐哐”往家庭群里一顿发,噎得杨女士说不出话。

跳舞可能会受伤,让很多家长纠结。 受访者供图

奶奶倒是赞同,但是一定要孙女学芭蕾或者中国舞,像拉丁、爵士、街舞等一律不考虑。杨女士告诉记者:“奶奶不喜欢律动感强的舞蹈,觉得音乐太吵,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听到这里,三岁的女儿西西也有话说,她想学的居然是女团舞。在托班时,西西见过别的小朋友比划了一些K-pop舞蹈动作,非常感兴趣。

一人一句,杨女士已经打了“退堂鼓”,“打算等女儿再大一点,去试试课再做打算。”

杨女士这样的烦恼,很多低年龄段家长都有,特别是家有女宝的爸妈。

女儿上中班的郑女士告诉记者,带娃去试课后才更纠结。当时,郑女士假期时带着孩子去了几家舞蹈培训班试课。

“第一家老师的教学方式我不太喜欢,感觉太刻板,一直在强调基本功,孩子没学一会儿就没了兴趣。第二家主打街舞,老师很年轻,也很有活力,上课氛围特别好。孩子一进去就被墙上酷炫的街舞海报和动感的音乐吸引了,跟着老师跳得有模有样,可就是价格有点贵,学费要一万多,这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压力还是不小的。”

试听了一圈下来,郑女士拿不定主意。贵的怕性价比不高,便宜的又担心教学质量不行。她还担心孩子只是一时兴起,学了几天就不想学了,那这钱不就白花了吗?

同样的,郑女士也征求了家人的意见,但和孩子爸爸吵了一架。爸爸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这么早就报兴趣班,怕给孩子太大压力。“可我觉得,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多培养点兴趣爱好,对孩子将来总是有好处的。

最后,她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先报一个短期的街舞班试试。

记者调查:近九成女孩学舞蹈,主要为了练体态、增自信

了解到杨女士这类家长的烦恼,记者在教育微信公众号“升学宝”上发起了小调查,结果显示,在3-12岁年龄段,近九成的女宝家长给孩子报了舞蹈兴趣班,选择舞种以中国舞为主。

在杭州一所幼儿园带大班的张老师告诉记者,班上三分之二的女生在学舞蹈。张老师自己也有两个女儿,性格敏感文静的大女儿从小学拉丁,“我想让她更加自信。”小女儿则尝试学过拉丁、街舞、中国舞等不同舞种,最后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中国舞中的古典舞。

张老师班上也有几个男生学舞蹈,所选的舞种大多是街舞,“男生选舞蹈班,家长们更加谨慎,很多妈妈说不会选爵士、中国舞、拉丁等舞种。”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建议未成年的男孩子不要学爵士舞或以爵士舞为技术基础的K-pop舞,特别是女团舞,有家长认为舞蹈中很多性感元素会导致未成年的孩子变得早熟,甚至产生性别认知偏差。

调查中,77%的家长认为报舞蹈兴趣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体态和气质,只有零星几位家长想让孩子走专业道路。

一些舞蹈机构贴出的“考级目的与意义” 记者邱伊娜摄

“我家孩子学的是中国舞,上小学后学业压力增加了,有一段时间特别抗拒去舞蹈班,每次都哭。我们打算最多学到小学毕业,升到初中肯定没有时间学了。”一位妈妈告诉记者。

而在挑选舞蹈类培训班时,一半多家长更看重课堂上的老师资质,如专业度、年龄等,三分之一家长认为舞蹈班安全保障更重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爸爸通常对兴趣班的安全保障比较在意。

“在运动、舞蹈中受伤不可避免。”一位女儿一岁半的年轻爸爸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也经常打篮球,有时候会受伤,“但关键是孩子还小,很多损伤不可逆,如果孩子对舞蹈兴趣不大且年纪还小,我不赞同让她去上舞蹈班。”

像芭蕾、拉丁等力量感比较强的舞种,李先生也不喜欢,“练习芭蕾会不会让脚尖变形,走路外八?拉丁舞运动消耗量大,会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专家建议:兴趣为先,甄别专业资质,避免成人化教学

舞蹈类兴趣班的优缺点众说纷纭,家长总有顾虑,到底怎么正确看待、选择?记者咨询了几位专家。

一位高校舞蹈专业老师告诉记者,低年龄段孩子学舞蹈,家长千万不能盯着“功利性”目的,不要过分看中考级、比赛的含金量。

“如果想让孩子走专业道路,5岁左右启蒙,10岁左右专业练习正好。”这位老师透露,如今许多专业舞蹈院校招生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专业的培训让孩子的肌肉线条长歪了,对专业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

“像芭蕾、中国舞确实会对体态有一定要求,比如挺拔、核心收紧、身体延伸之类,但也要看老师的专业水平,还是要符合小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不要过早或者过分追求软度、幅度和力量训练。”她说。

低阶的孩子学芭蕾,基本上都是穿着软底猫爪鞋,只有到了核心和脚腕足够有力量才会上足尖鞋,只是发展兴趣,家长可以不用担心。而如今很受欢迎的女团舞,家长们需要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课程,“看看是否有不符合孩子年龄段的性感元素。”

街舞,也是目前很多孩子的兴趣所在。首批国家级霹雳舞裁判员、浙江省街舞运动协会副会长王红波表示,目前低年龄段儿童学习街舞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中国街舞联赛(郑州站)数据,参赛选手最小年龄为4岁,且U14组(13岁以下)占比达1/3,同时女子选手比例逐渐上升。

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街舞校队的孩子参加比赛 受访者供图

“街舞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孩子心肺功能、协调性及体态,也能让孩子更加快乐、自信。”前不久,王红波带着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街舞校队的孩子们拿下了全省街舞比赛个人斗舞两金、团体齐舞银牌,学生通过团队协作与即兴创作提升了沟通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同样的,王红波也建议家长不要过早地让孩子技术化训练,可以用趣味性活动激发热情,开发翻滚爬跳的运动能力,释放孩子的天性。

在培训机构甄别方面,家长可以查询机构是否具备教育局盖章拥有培训资质的白名单,有没有浙江省街舞运动协会颁发的会员单位和街舞教练员等从业资格证书等,王红波建议优先选择具备专业资质且擅长儿童心理引导的教练员,避免成人化教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