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崆峒区民政局“救助赶大集 服务零距离”活动再度启程,丰富实用的物资和专业贴心的服务汇聚成一场沁人心脾的“及时雨”,以“物资+服务”双线帮扶模式,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香莲乡什字村广场上红旗飘飘,主席台下,丰富多样的“民政救助大礼包”依次整齐排列摆放;身着红马甲的民政干部活跃在人群中,倾听群众诉求,解答群众疑惑;政策宣传“大篷车”正播放新一期的“崆峒说救助”微课堂视频,越来越多的群众闻声而来。
活动现场,为香莲乡困难群众集中发放了由床单、应急手电筒、一氧化碳监测器、电热水壶等实用物资组成的“民政救助大礼包”。工作人员一边耐心登记信息,一边仔细叮嘱物资使用方法,现场暖流涌动,温情满满。为了深化救助帮扶实效,民政工作人员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详细询问其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及目前实际困难,精准发放帮扶物资,让民生关怀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一户困难家庭。
此次走访慰问还邀请了心理专家现场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并结合乡土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引导困难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群众缓解心理压力,掌握情绪调节方法。“治疗费用的问题别担心,政府有救助政策会帮您解决。”平凉市心理学学会会长张素珠说道。
专家贴心的话语,让许多原本愁眉不展的群众重拾了生活信心。“心理医生的话像一把钥匙,解开了我心里的死结,原来困难有人帮、日子有盼头,再旱的天也挡不住生活重新冒芽的劲头!”什字村的刘正平大叔感慨道。
据了解,活动累计发放草帽、水桶、手套、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500余件,提供政策咨询和心理慰藉300余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5户,覆盖全乡11个村(社)800余户困难家庭。从广场到院落,从物资帮扶到心灵抚慰,这场承载民生温度的“及时雨”,正浸润着崆峒旱区的每个角落,为困难群众撑起遮风避雨的“希望伞”。
“我们将坚守为民初心,牢记民生使命,以扎实作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兜牢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底线。在夯实兜底保障基础上,全力推进品质民生建设,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崆峒区民政局局长白宏伟表示。(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