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科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开学装备”上新 “开学经济”升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0:09:00    

开学前夕,许多学生和家长来到书店购买教辅图书和文具,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本报记者 胡拥军

随着秋季学期脚步日益临近,学生和家长纷纷开启“采购模式”,各类学习用品、电子产品等商品迎来销售旺季,“开学经济”持续升温,为鹿城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学习用品热销,文具教辅成采购重点

在解放路第一市场,周边聚集着十多家文体商户,既有晨光、得力等知名品牌,也涵盖从幼小到中高年级所需的各类文具——作业本、笔记本、书写笔、修正带、收纳笔盒等一应俱全,前来挑选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进入8月以来,文具销量还是比较好的,销售额相比平时增长了近50%。一些造型独特的中性笔、卡通图案的笔记本特别受学生欢迎,每天都能卖出不少。”一位文具店老板介绍道,“还有文具盲盒,现在也比较受小学生的喜欢。”文具盲盒价格在10元左右,里面有笔、橡皮、便签纸等。为吸引顾客,很多文具店还推出了“买一送一”“满减”等促销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

教辅材料也成为开学季的“刚需”。记者在新华书店看到,教辅材料专区人头攒动,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年级的教材、辅导书、练习册等摆满了书架。“我马上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这次来书店主要是买《中国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学校推荐阅读的书籍,对以后的课程和考试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李林芷说。

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和练习册最为畅销,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新学期“赢在起跑线”,不惜花费数百元购买各类教辅资料。同时,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课外书籍也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双减”政策的推行,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营造书香氛围。

●智能电子产品成“标配”,理性消费受倡导

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往往在购买文具的同时,会给孩子买个新书包。记者在解放路步行街和一些大型商超看到,各种颜色和造型的书包琳琅满目,书包单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据销售人员介绍,小学生一般喜欢色彩鲜艳、有动漫图案的书包,中学生大多喜欢纯色的简约风书包,家长们则更加看重书包的减负和护脊功能。总体来看,价位在100-200元之间的书包销量最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电子产品也成为学生开学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业大厦电子产品专卖店,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产品前围满了顾客。“我和孩子爸爸工作都比较忙,辅导作业时间少,学习机功能比较全,能同步课程、提供讲解视频和趣味练习,帮助孩子巩固课堂知识。对比了好几家,趁着开学季商家搞活动入手了,能省不少钱。”一位家长说道。

“市面上各类文具应有尽有,孩子都很喜欢,但不能一味满足孩子需求,购买实用的即可。”市民王恒表示,会在购买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按需购买。

针对开学季消费热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发布了消费提醒。一方面,提醒广大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注意查看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使用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看清产品是否无毒、环保等标识,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等,对于有香味、做工粗糙或价格太过低廉的商品要谨慎选择,建议选择实用性高、质量好、价格优的品牌商品,切勿因价格便宜而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前,应检验其配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商家承诺。尤其要注意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勿盲目追求“极致性能”“网红”商品,也不要被打折促销或赠送礼品等活动诱惑,落入消费陷阱。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记录等有效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三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