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哈喽大家好,我是爱旅行的Sisi!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既是盛夏的顶点,也是夏季的收官之节。此刻我在被誉为“火洲”的吐鲁番,邀你一起来感受真正的热情似火!
大暑,是农人争分夺秒的“双抢”黄金期——“抢收”早稻,颗粒归仓;“抢种”晚稻,不误农时。其背后,是中国农耕文明在时令节奏中锤炼出的生存智慧。
此时的吐鲁番,火焰山的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以上。但越是酷热,越能孕育甜。葡萄沟里,一串串绿宝石般的葡萄挂满藤架,空气中弥漫着果香。这份甜蜜,源于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发明——坎儿井。地下水脉穿越沙砾,悄然滋养万亩果园,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也以不同方式与酷暑“和解”:在日本,这一时节恰逢“土用丑日”,人们会吃上一份鳗鱼饭,为身体“充电”;在韩国,人们常在三伏天以一碗热腾腾的参鸡汤补气祛暑;在泰国,守夏节拉开了雨季安居的序幕,人们点燃蜡烛、送灯入庙,用宁静与仪式感回应盛夏的炽热。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作为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是自然的高光时刻,也是生命的炽热回响。你是如何应对酷暑的?有没有独特的消暑智慧或难忘的夏日故事?快来与我们分享吧!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